4001859090

德语翻译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作者: 2021-03-01 16:19 来源:重庆编辑
收藏

一篇文章的写成和翻译,都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是不同文化之间行文差别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写文章,还是翻译文章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文体知识差异的影响。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文体知识是储存在所谓的认知图示结构中的,在写文章或翻译过程中,这些模式会自动地调出来。对于同一母语文化者的读者来说,这些文体知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但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和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把母语文体知识照搬到目的语,会往往让人读起来很费劲。

 

一般来说,德国的Berichte,Erzählung, Erörterung, Beschreibung常常被我们中德文文化工作者、学习者对照理解成汉语中常见的文章体裁:新闻报道、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那么这种对照是不是完全对应的呢?德语里区别文章体裁的不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而是篇章的功能。Berichte和Beschreibung 是传递信息,Erzählung是供人消遣,Erörterung是阐明道理。汉语则根据文章,主题的展开方式及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将文章分为不同的类别。德语文章的行文特别是Erörterung一类非常讲究逻辑,需要通过连贯的推论来验证结论,汉语的议论文中却常常出现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某事件而引出深刻的道理,使读者受到启发,德语里只有寓言故事才有这样的作用。既然德语和汉语的文章,体裁分类方式不一样,类似文本中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有必要在翻译的时候强调文章体裁的差别。翻译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和句子层面,分要析不同文章的行为模式结构特点以及写作目的,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活动,即将原文的意义用目的语的文字表达出来,既要做到忠实原文,又要做到通顺。由于中德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到词类转换法。比如在德译中过程中,将名词转化为动词。因为在德语公文语体中有非常多的动词化名词,但是在翻译的时候,如果还是将名词翻成名词,只会使得译文带有一些德文的味道。另一种方法是语态转换。德语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很少使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凡是看到被动语态,我们不能死翻硬翻,要随时变换语态,使语态符合汉语的习惯用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小语种课程,留学规划或者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新航道重庆学校。

新航道重庆学校官网:cq.xhd.cn

新航道重庆学校电话:400-185-9090


推荐阅读:

美国疫情风波下,目前留学美国是怎样的情况呢?

消息:中国教育考试局关于调整2020年7月雅思考试的消息

一起来唠唠出国留学英国后的那些“坑”,用自己的血泪教训给大家排个雷~

关于QS排名前100的澳洲院校的花费大全来啦,想去这些学校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准备好钱包呀?

中高考后送孩子出国留学,你需要知道这些大问题




姓名
电话
  • 品牌简介
  • 课程中心
  • 留学服务
  • 校区地图
  • 精品项目
  • 活动专区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