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亲爱的们,今天重庆新航道的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德国留学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他们都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理念以及消费理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德国读Master的几年,我住在一个混合的4人学生宿舍,男女各半,除了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各自有独立的房间。
人换了几波,年龄跨度在19岁到29岁,除了我,其他都是德国人。那个共用的厨房,就成了观察和参与德国年轻人生活的一个窗口。
在一起生活了三年,耳濡目染,(被动)跟德国室友学会了三件事:
如何(精致地)过“穷”日子;
怎么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住了一堆人却像没有住人一样;
遇上非常自我,吹毛求疵的德国室友,怎样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今天先说说件事。
请客吃饭,不存在的
住在一起最久的两个男生,是有着“大魔王”和“小魔王”之称的Felix和Christian,大魔王拿着Bafög(低息助学金)读Sozialarbeit(社工专业),单亲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小魔王相对好一点,假期经常去欧洲其他国家玩。
都说德国人很抠很省,跟他们住在一起,才知道这是啥意思。
进宿舍周,当然要担当起给德国人科普中餐的重任,搜罗了亚超、Aldi、Rewe等几个超市的食材,做了一桌中国菜请他们品尝。
Felix的金色胡子上沾着水煮肉片的汁,盛赞了一番,说以后可以经常吃到中国菜,来一个中国室友真好!
我也美美地等着被请吃正宗德国菜,想象大家十八般厨艺摆在一桌,国际化大餐多happy... 时间转眼过去了三年多,一顿也没有吃上。
前一两个月的各种请客,室友们都欣然接受,然后,就没有后文。自从发现这种付出是无底洞,丢进去不见半点水花之后,我就跟他们一样小气了。
后来发现,中国式的主动请客和礼尚往来在他们那里几乎不存在的。有人请客,是对方愿意,那自然带着肚子来,反正自己不会主动回请室友吃饭。
常见的聚餐形式是,一个妹子做一份沙拉,一个汉子出两个披萨,一个隔壁的小哥带一瓶酒,哪怕是一小袋面,几个鸡蛋,也被算在分摊的份额中。
一次,Felix满头大汗从外面回来,打开冰箱,手伸向了Christian的那一格,拿出一根冰棍嗦起来。见我在旁边,眼神毫不躲闪地说,他昨天跟我一起做意面,是我买的食材,所以我吃他一根冰棍不算啥。
好基友原来也分这么清。
德国大部分学生都有各种资金支持,加上自己打打零工,都不算太穷。但在聚餐吃饭上的小气,真的让我这个发展中国家来的留学生看不下去。
水电暖气,要节约
学生宿舍租金低,还包水电暖气,谁住进来都像捡到宝一样。一个非洲同学曾炫耀她每天洗两遍澡,冬天开着暖气时还开窗户通风。
嘘!千万别让我德国室友听见。
一次我正在厨房洗碗,Felix走进来看到,用礼貌的虚拟语气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把水调小一点,因为冲洗餐具时不需要太大的水流。”我赶忙把水龙头往下压了压。
另有一次上课去了,忘关暖气,我们平常不在宿舍也开着房门。Felix路过时感受到了一股春天般的温暖,便进去帮我关掉。在他一番环保加节约的理论后,我从此出门都上了锁。
省水省暖气,不是为了省钱,是为了节约资源,这都可以接受。但另一位土耳其裔的德国室友Hakan,在省电上简直令人发指!
公共厨房的灯到了晚上一般都会开着,大家轮流进去做饭,走道里也需要一点亮光。自从Hakan搬进来后,这点光就没有了。
“Licht aus!”(关灯)一个纸条贴在开关旁。他像一个幽灵一样,总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把厨房灯关掉。有时菜还在锅上热着,只是回房间看一个做菜的小视频,回去厨房就黑乎乎一片。
“我们不能像美国人一样浪费!我去过美国,他们哪怕人离开了,整个房间的灯都开着。如果德国人或者中国人按照美国人的方式生活,地球上的资源是肯定不够的。”
面对他这么义正言辞的理由,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感觉不是跟同龄人,而是跟我姥爷住在了一个屋檐下。
唯独一次他彻底惹毛了我!宿舍外面的过道上,两头都有开关可以控制走廊灯。一天我从电梯出来,把走廊灯按亮,还没走到宿舍门口,刚好碰到Hakan出门。
我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却撞上他面无表情的脸,他食指朝上:“Licht aus!” (关灯!)接着大步走到另一头关上了灯,剩下我在黑暗里找不到钥匙孔。
节俭到已经不考虑日常的需求,气得我求教了学电气的队友,从电的生产储存各环节到开关使用寿命跟他理论了一番,他才有所收敛。
买买买,钱要花在刀刃上
这个刀刃,是真的刀刃。哪怕没有一个包,也要有一把好菜刀。
德国人的厨房才是他们的秀场。别看他们出门穿着摇粒绒或轻羽绒,不知名的防水包包和传统黑色皮鞋,把好好的衣服架子穿得土里土气,但一进到他们的家里,高下立见。
亮锃锃的锅碗瓢盆,刀叉勺子,让生活质量瞬间上了一个档次。
中国人喜欢在面子上消费,穿戴打扮比自己的阶层要高一个档次;德国人更喜欢从里子上让自己舒服,钱都花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
虽然我的室友们还买不起双*人,W*F的厨具,但也总是往厨房倒腾东西。
后进来的两个德国女生,把大小魔王糟蹋过的厨房全部收拾了一遍,找宿管重新刷了墙,拉上我们平摊买了新置物架,换了新桌子。接着每天多一点精致的碗盘,桌垫,餐巾纸架,装饰画,烛台……
她们的房间,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布置,其中一个把墙刷成了红色。每多买一件家具,她都开心地邀请我去她房间参观,从没见她买衣服时这么激动。至于包包,一个结实耐糙的饺子包跟了她几年也没换。
另一个19岁的妹子在洗护品牌店Ritual做兼职,浴室里她的护肤品、身体乳几乎全是那个品牌,不仅平价,而且有员工折扣。
我偶尔跟中国朋友一起逛街,剁手的护肤品,都不好意思放在浴室的架子上,因为里面几乎清一色的dm产品,的,也就是她用员工折扣买来的Ritual。
对于品,德国女生没有很偏爱。并不是不在意,她们同样也会羡慕,但觉得太贵,性价比不如平价的本土品牌。有这些钱,不如多买一些居家用品,或者存下来出门旅游。
但是,她们也有“铺张浪费”的时候,那就是生日party或者节日party。火烈鸟的餐巾铺在桌子上,万圣节的南瓜灯挂满窗户,一桌大家AA的节日盛餐,装饮料的玻璃杯上插着五颜六色的吸管和柠檬片……
德国女生的浪漫,都在这里了。
食物只能吃掉,不能扔掉
如果有人周末要回家,冰箱里的食物还没吃完,大部分时候会在冰箱门上贴一个纸条,告诉室友可以帮他解决哪些不能放的食物。
Felix一般是最积极的,顺手就拿去吃掉。
如果是圣诞节,所有人都要走,东西没人吃,那么记住一句话:万物皆可冻!
我在冰箱的冷冻室见过冻得硬邦邦的吐司、水果、蔬菜,甚至一大瓶Jägermeister,一旦放进去,半年无人问津。
情愿先冻起来,也不能扔掉。
有一天早上,Felix破天荒地问我,愿不愿意吃他做好的宽意面?我想这个小气的男生怎么开窍了。他解释说因为他早上不吃热餐,但意面放到中午可能就坏了,倒掉很可惜。他想到中国人早上可以吃热餐,甚至吃带肉的包子,所以问问我。。。
浪费粮食对他们来说,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虽然有时候采购会买多,一大袋土豆发了芽要扔掉,蔬菜长了飞虫不能吃,但总体而言,德国人对浪费食物是排斥的,他们会考虑到社会资源,生产食物所需要的成本,环保和农民福利等等方面,但最终还是因为节俭。
我曾经在两个女生室友的注视下,把短租租客一盒开封很久的意面扔进垃圾桶。那如芒在背的眼光,“这还可以吃”的低语,让我感觉在厨房待不下去,急急溜去了房间。
对食物的珍惜不仅是在自己的厨房里,也在餐馆和食堂里。
“光盘行动”在德国根本不需要倡议,是基本的行为修养。跟德国同学一起吃食堂,他们不仅会把盘子里的猪排吃得精光,还能把酱汁和渣渣也全部蘸干净。
一次下馆子,我点的鸡排实在太大,剩了一半,一位很好的德国朋友看我没有打包的意思,便问:“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打包带回家给狗吃吗?”
放在中国,这样的请求不仅显得小气,甚至有点儿冒犯,但在理解了德国人的节俭之后,这听起来是个人和狗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
论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德国是发达社会,但在日常生活中,德国人却比发展中国家来的中国人和土耳其人还节俭。
跟德国室友生活的三年,并不是想象中夜夜party挥金如土的生活,倒是实实在在地,学会了怎么精致地过“穷”日子。
他们让我明白,没有什么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没有什么钱是挥霍不完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四六级课程、PTE课程、多邻国课程、A-level课程、GRE课程、托福课程、雅思课程、雅思写作单项突破、留学规划,或者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新航道重庆学校。
新航道重庆学校官网:cq.xhd.cn
新航道重庆学校电话:400-011-8885
推荐阅读:
一起来唠唠出国留学英国后的那些“坑”,用自己的血泪教训给大家排个雷~
关于QS排名前100的澳洲院校的花费大全来啦,想去这些学校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准备好钱包呀?